人工智能领域血战,这些创业公司能干过BAT吗?

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造就巨头的时代。O2O领域造就了美团,共享出行领域造就了滴滴,新媒体领域造就了今日头条……

今年以来,人工智能领域强势崛起,根据艾瑞咨询预计,2020年全球AI市场规模将达到1190亿元,年复合增速约19.7%;同期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91亿元,年复合增速超50%。这个巨大的市场,很可能会造就又一个巨头。

眼下,BAT在这一领域已深有布局,但是诸如科大讯飞、旷世科技、优必选和碳云智能这些AI创业公司亦异军突起。那么,谁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终极霸主呢?要深究这个问题,小饭桌还是先从BAT这几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生态布局说起。

BAT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

◎阿里巴巴

阿里给大家的印象一向是高调行事,公关能力超强。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,它一开始非常低调,采用了错位营销战略,把人工智能统一规划在“云服务”内来做推广。

以下为阿里巴巴这些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列表:

2012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这两年多时间里,是阿里AI打基础的几年。阿里通过召集人才和技术合作的方式,强化自身,但是沉淀两年后,阿里AI开始发威了。技术上,从语音识别到图像识别,再到搭建AI底层计算平台;战略上,从电商、支付领域延伸到阿里非主营业务领域,比如工业、交通等方面。

目前,阿里AI技术已经落地了,以蚂蚁金服为例,去年双11,蚂蚁金服95%的远程客户服务已经由大数据智能机器人完成,同时实现了100%的自动语音识别。今年3月,蚂蚁金服副总裁、首席数据科学家漆远说,蚂蚁金服已经将人工智能运用于互联网小贷、保险、征信、资产配置、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。

但是,总的来说,阿里的人工智能仍主要集中在B端,与电商体系以及物联网体系有着较为深入的融合,和C端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少。阿里的思路是,很多时候不会自己亲自来做,而是交给合作伙伴来做,阿里更多是在背后做基础设施。

◎百度

百度AI起步要比阿里稍晚,但是发展的却非常迅猛。以下为百度这些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列表:

2013年到2014年,百度经过一年的准备阶段,完成了人才和数据平台的搭建。此后,百度AI迅速地应用到无人驾驶、生活服务、O2O、金融和医疗领域,扩张十分迅猛!虽然期间遭受核心人才离职的打击,但是李彦宏并没有减慢百度AI发展的步伐。

显然,百度AI“一路狂奔”式的发展背后,与其自身的技术基因不无关系。很有可能,李彦宏是想利用人工智能全面发力基础业务、O2O业务、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,借此机会实现弯道超车,反击腾讯和阿里。

值得关注的是,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提出“凡尔纳计划”,邀请百度尖端科学家及国内外知名科幻作家加入,在人工智能领域进行全面合作实验项目。无论从战略还是思路上,目前百度都把人工智能放在了公司的首要地位,这是阿里和腾讯都未做到的。

◎腾讯

一直以来,腾讯都是一家做事极为低调的公司。它很早就开始涉足人工智能,但是并没有完全发力。以下为腾讯这些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列表:

腾讯在人工智能领域采取了自身研发与战略投资齐头并进的方式。自身研发方面,腾讯延续以往的打法:做连接。比如腾讯小微,就是用来辅助现有的产品和业务;战略投资方面,腾讯主要是技术上的合作和医疗领域的布局。不难看出,相比阿里、百度,腾讯并没有完全发力,更多的是战略性“占坑”。

四个有可能成为独角兽的AI创业公司

说完BAT,再来聊聊AI创业公司。据艾瑞咨询发布的《2015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市场研究报告》指出,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已有近百家创业公司。而今年可能有上千家了。

但是在这些创业公司里面,拥有核心技术的并不多。小饭桌经过研究,找到四个在各垂直领域目前最有竞争力的AI创业公司:旷视科技、科大讯飞、优必选和碳云智能。

◎旷视科技

领域:机器视觉

旷视科技是以机器视觉技术研发为核心的创业公司。在2014年全世界最权威的人脸识别评测系统LFW中,旷视科技以97.27%的超高识别率力压Facebook和其他国际强手,斩获了世界第一。

它的核心业务包括云服务、行业解决方案和智能硬件。

云服务目前有FaceID金融级互联网人脸身份验证、Face++人脸识别云服务和Image++图像识别云服务。

此外,旷视科技还利用图像识别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考勤、迎宾、VIP、门禁、CRMd等行业解决方案,目前合作的伙伴有蚂蚁金服、平安银行、中国移动等。

旷视科技还有自己的硬件产品:Megvii C1 ,一款拥有抓拍、识别、追踪等功能的智能摄像头。

总的来说,旷视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脸识别技术,而且做到了世界一流。基于这项技术,再往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,让技术落地。

◎科大讯飞

领域:语音识别

因为罗永浩在锤子手机发布会上的提及,科大讯飞从默默无闻走向了大众视野。但是,它早已是一个在语音识别领域的独角兽。今年8月,科大讯飞发布的2016年半年度报告显示,讯飞输入法用户达3.6亿,活跃用户超过1亿,输入法语音用户日覆盖率达到12%(同比增长50%)。如此大的用户数据已经超过很多互联网巨头公司了。

近日,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展示了科大讯飞将人工智能与教育、医疗、汽车、客服领域结合的成果。在医疗中,科大讯飞已经用语音来解决门诊电子病历,同时推进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辅助诊疗。

而在汽车领域,科大讯飞的准确率也已经达到很高的标准。在宝马汽车去年的国际测试中,科大讯飞以86%的准确率名列第一,而第二名只有74%。最近在长安汽车的测试活动中,科大讯飞已经可以达到90%的准确率。

◎优必选

领域:机器人

还记得去年春晚广州会场540个机器人酷爆起舞吗?那些阿尔法Alpha 1S机器人就是优必选研发和制造的。

想必在很多国人的眼里,机器人都是欧美和日本能“玩得转”的。然而,优必选已经成功打入海外市场,成为机器人领域的“独角兽”。今年的销售额预计达到1亿美元以上,并且大部分来自海外。优必选科技创始人、CEO周剑表示,“如果不是受到产能影响,优必选的发展速度也许更快!”

优必选的核心是基于运动控制等技术实现AI基础开发、生产机器人;未来将以机器人为载体,接入服务打造机器人生态。

今年7月,优必选完成了B轮1亿美元融资,估值已经达到10亿美元,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不论是从科技创新还是海外模式上来看,优必选科技都有望成为下一个“大疆”。

◎碳云智能

领域:健康

碳云智能和智能电视领域的微鲸科技非常类似,也是一个出生就是土豪的创业公司。

它成立于去年10月,短短半年之后,就获得了近10亿人民币的融资,估值60亿人民币。主要投资方包括中源协和、腾讯及天府集团等。

这和它的创始团队不无关系,其创始人包括华大基因董事合伙人、原华大基因CEO王俊。合伙人吴淳曾担任华大股份公司首席运营官,合伙人李英睿曾任华大基因科技体系第一负责人。

碳云智能定位是打造集生命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互联网为一体的平台性机构。目前,碳云智能目前已经建成了五大基础设施:

第一,是数据采集和技术平台,生产和采集人的全生命周期的数据;

第二,是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技术平台;

第三,是智能硬件,用于收集数据和作为产品和服务的推广界面;

第四,数据库和样本库,用于储存数据和样本;

第五,为每个用户提供个体化服务的O2O体系。

虽然这个公司还没有出产品,但是从团队和战略布局来看,这都是冲着巨头去的。

创业公司决战BAT,谁能走到最后?

一方面是BAT全力布局,另一方面是创业公司的齐头并进,但是互联网诸多不堪的历史告诫我们:行业的独角兽只有一个。是BAT还是创业公司最终能够胜出?无论如何,一场血战必将到来!

古人云,以史为鉴,可以知兴替,我们不妨从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来寻求答案。回顾互联网发展的这些年,阿里、腾讯依靠模式创新崛起,百度成于技术。但是眼下,随着互联网模式的日益普及,它的壁垒在逐渐降低,而且一个新的模式出来之后,是可以很快被复制的。而技术创新永远在迭代,而且速度变得愈来愈快。

2016年,是人工智能的元年,也是一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间节点。在这个时间节点上,要想成为行业巨头,AI 创业公司必须既具备能够商业化落地的互联网模式,又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技术壁垒。

眼下,国内AI创业公司大多只在某一个领域领先,看上去很难经得起BAT全方位的“轰炸”。而且,AI技术的门槛非常高,高端人才团队的搭建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,一旦资本冷静下来,可能就会陷入资金困境了。VR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例子,上半年风口正盛时,一大批创业公司兴起,但是下半年资本热度降下来时,很多创业公司就可能面临死亡了。

在BAT的AI战略中,阿里算是比较用心的,主要做B端,辅助电商,而腾讯更多的是战略投资,有点补漏的感觉。相比之下,百度可谓是押宝人工智能。

不过放眼过去,每一次巨大的产业和技术变革机会,都会造就新的巨头。所以,即使面对BAT般的对手,创业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仍然大有可为。下一个10年,谁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,现在刚刚开始有迹可循。